60秒的由來

出自 五術WIKI
於 2012年7月21日 (六) 10:50 由 Admin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新頁面: '''六十進制'''是以60基數進位制,源於公元前三千年至兩千年蘇美人,後傳至巴比倫,流傳至今仍用作紀錄時間...)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六十進制是以60基數進位制,源於公元前三千年至兩千年蘇美人,後傳至巴比倫,流傳至今仍用作紀錄時間角度地理座標。其他文明也有使用六十進制,如西新幾內亞的Ekagi族。

數字60有12個因數,即123456101215203060,其中2、3和5是質數。由於擁有較多因數,六十進制的數可被較多數整除;換言之,可以分拆成多種不同的時間長度,例如一小時可以被看作2個30分鐘、3個20分鐘、4個15分鐘等。60也是可同時被1至6整除的最小的數字。

巴比倫時期的六十進制

在古代的美索不達米亞時代,數字以楔形文字表達,分「個位」和「十位」,1以Y代表,2為YY,3為YYY,如此類推,直至9;10則為<,20為<<,如此類推,直至50(<<<<<)。

Babylonian_numerals.jpg

大過59個數字,就重覆以上符號作標示。閃族和早期巴比倫沒有0的符號,故未必能單就一堆楔形符號即時說出其所代表的數字。到後來,巴比倫人逐漸以點代表零。

用途

與其他進位制不同,六十進制在一般運算和邏輯中並不常用,主要用於計算角度、地理座標和時間。

一小時相等於60分鐘,而一分鐘則為60秒。於是,"3:23:17"(三小時廿三分十七秒)即相當於3×602+23×601+17×600秒或3×600+23×60−1+17×60−2小時。當中的六十進制數字(即3、23和17)均以十進制數字寫出。

相類似的是角度,一個圓形被均分成360度,每一度有60角分,一角分等於60角秒。

農曆中,有六十甲子的概念,以天干地支两者经一定的组合方式搭配成六十对,为一个周期。

出處

維基百科六十進制

--管理員留言) 2012年7月21日 (六) 10:50 (C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