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字、時間看命理的起源

出自 五術WIKI
於 2016年8月18日 (四) 13:56 由 Admin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added Category:冠鋐 using HotCat
前往: 導覽搜尋

著作日期:2010/1/16

由文字、時間看命理的演進

作者:吳欽雄


文字序言

漢字是漢字文化圈廣泛使用的一種文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高度發展的表意文字。

漢字演化字從甲骨文、籀文、金文(前三者泛稱大篆)、小篆,至隸書、草書、楷書(以及衍生的行書)等的文字,以正楷作為標準寫法的漢字,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現代漢字。

漢字在古文中只稱「字」,少數民族為區別而稱「漢字」,指漢人使用的文字。

時間序言

《說文解字》:「時,四時也。從日寺聲。」段玉裁注:「本春夏秋冬之稱,引申支為凡歲月日刻之用。」《管子.山權數》:「時者,所以記歲。」

歲星記年法:根據木星每十二年運行一周天的規律分成十二星次,並以木星所在星次紀年。

太歲紀年法:設想一個速度均勻的木星,也把一周天分為十二星次,並以十二地支表示。

干支紀年法

在中國,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使用的是干支紀元法,即把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別組合起來,共配成六十組,用來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周而復始,循環使用。

干支紀年萌芽於西漢,始行於王莽,通行於東漢後期。

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國推行干支紀年。

有人認為中國在漢武帝以前已用干支紀年。

可是,其實是類似的太歲紀年,用太歲所在位置來紀年,干支只是用以表示十二辰(把黃道附一周天分為十二等分);木星(太歲)11.862年繞天一周,所以太歲約86年會多走過一辰,這叫做「超辰」。

在顓頊曆上,西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歲在丙子,太初曆用超辰法改變為丁丑。

漢成帝末年,由劉歆重新編訂的三統曆又把太初元年改變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從乙酉改變為丙戌。

而東漢的曆學者沒用超辰法。所以太歲紀年和干支紀年從太始二年表面一樣。

干支紀年,一個周期的第一年為「甲子」(如黃巾起義口號為「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第二年為「乙丑」,依此類推,60年一個周期;一個周期完了重複使用,周而復始,循環下去。

如1864年為農曆甲子年,60年後的1924年同為農曆甲子年;1865年為農曆乙丑年,1925年同為農曆乙丑年,依次類推。

必須特別注意的是干支紀年是以立春作?一年即歲次的開始,是?歲首,不是以農曆正月初一作?一年的開始。

例如,1984年大致是歲次甲子年,但嚴格來講,當時的甲子年是自1984年立春起,至1985年立春止。

漢字的發生

漢字為上古時代的華夏族人所發明創製並作改進,目前確切歷史可追溯至約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籀文、金文。再到秦朝的小篆,發展至漢朝隸變,至唐代楷化為今日所用的手寫字體標準——正楷。

漢字是迄今為止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的文字,期間東亞諸國都有一定程度地自行創製漢字。

相較而言,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文字都早已消亡,所以有學者認為漢字是維繫中國南北長期處於統一狀態的關鍵元素之一,亦有學者將漢字列為中國第五大發明。

漢字的發生甲骨文與命理的關係

文字發明前的知識,是使用口頭在傳播和積累中,它有明顯的缺點。

原始人類使用了結繩、刻契、圖畫等方法來輔助記事,後來將這些特徵圖形來簡化、取代圖畫。

當圖形符號簡化到一定程度,並形成與語言的特定對應時,文字就形成了。

而命理最早的方式是占卜,而使用的文字就是甲骨文。

甲骨文,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或「龜甲獸骨文」,主要指中國商朝晚期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國已知最早的成體系的文字形式,現代漢字即由甲骨文演變而來。

時間與命理的關係

當時間是可以記錄的時候,日月星辰的觀察,就會形成體系。

藉由這樣的體系,我們可以統計出許多資料。

進而藉由這些資料去推斷未來。

  1. 早期自占卜法,推斷人的吉凶。
  2. 其次九星論命法、十二地支法論人的個性以及運勢。
  3. 自唐朝起八字就開始盛行。
  4. 到明朝以紫微斗數開始流傳,自清朝開始盛行。

由以上可以知道,命理學由年進步到月、日、時。而漢朝的《論衡》作者:王充可以說是比較屬於正是流傳有關命理的書集。如逢遇篇、命義篇、骨相篇等。

八字

八字命學始於唐朝時期,初以年柱為主體,以生年干為本命,輔以納音法推命。

唐代的李虛中改以年為主,取年、月、日、時四柱推命。

五代的徐子平改以日干為我(日主),查四柱間之五行生剋制化、刑沖會合為推命重點,並發揚光大。

當今的八字推命,皆以子平法為正宗,故八字命學又稱為「子平法」或「子平八字學」。

紫微斗數

在漢唐之間的道經「北斗經」「南斗經」,與大藏經中漢唐時期傳來的「佛說北斗七星延命經」,就有詳盡記載紫微斗數命主星與身主星的排列方法,命主星身主星正是攸關人生劫數關卡的重要關鍵,因而據以有了道教的「祈安禮斗」祈禳科儀。

而且在北斗經中很正式的提述有關紫微斗數「十二宮」、「甲吉助星」、以及紫微斗數各種凶惡「格局」所引發種種的命運災劫;

這時候,北斗經南斗經的正式經文與紫微斗數的關連已經甚為緊密;而如果當時經文註解之「經註」能有流傳至今,相信會有更詳盡的紫微斗數要訣。

從14主星以「紫微」為主導,而淵源於南北「斗」經,其中蘊藏大量玄學「數」理推算→所以後世稱為紫微斗數,實有其淵源意涵。

紫微斗數之名則首見於明神宗萬曆35年(1607年)由第五十代正一天師張國祥輯成的《續道藏》,其中收有《紫微斗數》三卷,作者佚其名,根據其內容來看這三卷紫微斗數其實是「十八飛星」之術;清初編《四庫全書》於子部術數累計收有術數五十種,不論是「十八飛星」或「紫微斗數」均為在內。也因此紫微斗數被認為來自《續道藏》裡收錄的「十八飛星」所改良[2]。

《紫微斗數全書》一書指出紫微斗數為五代末的陳摶(陳希夷)所創,而民間流傳一種說法為呂洞賓傳給陳希夷。陳希夷再將紫微斗數傳給其子與徒,而之後數百年間,此術一直以孤本形式在其弟子和後代中秘傳,此為其相關文獻稀少原因之一。

紫微斗數在流傳過程中漸漸被分為南北兩派。北派三卷本《紫微斗數》後被道教典籍《續道藏》所收錄;南派四卷本《紫微斗數》,直到明朝嘉靖年間才由江西吉水的地理學家羅洪先刊刻流傳,即後來的《紫微斗數全集》和《紫微斗數全書》;現為研究紫微斗數的第一手資料,但是皆為清同治時期的刻版。

從此書內頁即可得知其非一時一人一地之作,該書後來曾由江西名號「負子子」的潘希尹所補輯,亦由福建關西後裔楊一宇所添閱。

紫微斗數雖在清末崛起,但是早期的命理學中有八字學獨大的情形。而隨時代變遷,紫微斗數於1980年代之後在香港和台灣蓬勃發展,與八字學並稱中國近代命理學中的兩大顯學,且凌駕八字學的形勢。

斗數理論方面

自西元1980年代以降,斗數理論派別可分為兩大主流:一是以星曜解讀為主;另一則以四化解讀為主。星曜解讀為主的派系中在香港又以中州派解讀星情最為系統,以十四主星所組成六十星系,彼此互相干涉所產吉凶互應,經整理成《紫微星訣》為論理依據。其代表人物有王亭之、陸斌兆。在台灣又以占驗門解讀星情最為完整,以十四主星、輔佐星、四化彼此作用,產生吉凶,經整理成《斗數真訣》為其基本依據。

四化解讀為主中又以欽天四化最具嚴謹,以紫微星辰為經,飛星四化為緯,相互對待,互生體用,其論理依據《斗數秘儀》。

兩大派別均對紫微斗數有所貢獻,前者將全書中之星性解讀以現今人之社會風俗加以修正,而不流於八股;後者歸納紫微斗數之構成理論,加以詮釋,顧其本末。

以日月定出太極圖

以太陽日出日落對日晷造成的陰影而繪製出太極圖。

依照繪製圖形所在的位置會有所些許不同。

大部分會形成了內有S形外為圓形的形狀。

俗稱陰陽魚。

官方文字

中國歷代皆以漢字為主要官方文字,現時中國定為國家規範用字。漢字在古代已發展至高度完備的水準,不單中國使用,在很長時期內還充當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交流文字,二十世紀前都是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國家官方的書面規範文字。

現代漢字

現代漢字,在中文體系大致分成正體中文與簡體中文兩個體系。

前者主要用於香港、澳門以及台灣,而後者主要用於中國大陸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一般來講,繁簡兩個體系的使用者都能在短期內適應並能看懂另一體系的文字,並無太大的溝通障礙。

日本和南韓則是另行各自製定了官方的漢字使用規範,而漢字在越南、北韓和蒙古國已不再具有官方規範地位。

漢字一詞

在元朝之前的古代中國,因為沒有與他國區分的必要,多稱呼為「字」或「文字」。「漢字」一詞早出自元朝《金史》卷九本紀第九,「章宗一」:「十八年,封金源郡王。始習本朝語言小字,及漢字經書,以進士完顏匡、司經徐孝美等侍讀」。《金史》也出現多次,如:「女真初無文字,及破遼,獲契丹、漢人,始通契丹、漢字,於是諸子皆學之」。「長子布輝,識女真、契丹、漢字,善騎射」。

在清朝前期,政府官方文字是滿文,當時已用漢字一詞稱呼中國傳統的文字。另外,日本人也稱呼為「漢字」,以別於由漢字衍生的假名。在南韓,漢字則與訓民正音(諺文)相區別。

漢字的歷史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統(包括漢字、古埃及的聖書字和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中唯一沿用至今的文字。

傳說漢字起源於倉頡造字。黃帝的史官倉頡根據日月形狀、鳥獸足印創造了文字,使而「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從歷史的角度看,複雜的漢字系統不可能由一個人發明。倉頡應該是在漢字的蒐集、整理、統一上做出了突出貢獻,所以《荀子‧解蔽》中記載「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一也」,

原始文字

1994年,湖北楊家灣大溪文化遺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在這些6000年前的陶器上發現了170多種符號,部分符號的特徵與甲骨文很類似。此外,山東大汶口出土陶器上的象形符號、西安半坡彩陶上的幾何符號以及河南賈湖遺址發現的距今8000年前的龜甲上的賈湖契刻符號等,都可能是原始文字形成中(或形成前)不同階段的表現。但是,這些幾何符號是否是文字、是否是漢字的前身,這些仍是爭議頗多的問題。

象形指事時代

從甲骨文到小篆,漢字經歷了從鉅細靡遺描繪意象的方式往簡化成容易紀錄刻畫的方向變遷,字形逐步脫離事物的具體形象。這一時期的漢字也稱為古文字。

商周時期的甲骨文已經是一種比較完整的文字體系。在已發現的4500多個甲骨文單字中,目前已能認出近2000字。與甲骨文同期,青銅器上鑄造的文字被稱為金文或鐘鼎文。西周時期的《散氏盤》、《毛公鼎》具備很高的史料和藝術價值。

春秋時代開始,各地諸侯相爭,而原本周文化獨尊的局面逐漸破壞,各地區文化開始有「在地化」的改變趨勢。到了戰國時代以後,這種情況更明顯,在文字使用方面可以粗略依照地域分為五大系統:東方齊系、東北燕系、南方楚系、北方晉系和西方秦系文字,各系統的文字大體上相近,只有小部份文字有所差異,因此彼此文書往來並沒有太大問題。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李斯在大篆(秦系文字)和六國古文的基礎上,進行規範和整理,制定出了小篆作為秦朝的標準書寫字體,統一了中國的文字。小篆呈長方形,筆畫圓潤流暢。小篆解決了各國文字間出現大量異體字的情況,「書同文」的歷史從此開始。文字的統一有力促進了不同語族間的文化傳播,對中國的統一以及東亞各國的文化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世界文字史所罕見。

漢字的發展經歷了許多不同的演變。初期漢字系統的字數很少,以象形與指事的獨體字為主,大量事物以通假字來表示,使文字表述存在較大歧義。例如先秦的「文」,兼有後世的新字「紋」的功能,表示一組成各種事務的規律、型式,不單指文字的文,也包含野獸身上的花「文」、布上面的織「文」、手指的指「文」等數種含意。

除了「凹」、「凸」等特例直到唐朝才發明,大部分的象形指事字很早就已經定型,成為下個時代形聲會意組字法的基礎。

形聲會意時代

為了能更精準的表述,最早從小篆的時代開始一直到現代,因應隨文明發展不斷增加的新事物,以基本的象形指事字為基礎,發展了形聲、會意的組字法,以組合方式,來細化大量的字出來,使得文書上記載越來越精密,到今天一直為造字的主力。

例如:最早海上的交通工具就只有:「舟」一種;但演化到現在,細分成「舨、舟、艇、船、艦」等不同小大規模與形制的「舟」。一開始金屬只有「金」一種,但隨著冶金技術的發展,對於金屬的知識更加豐富,「金」被細化成「金」、「銀」、「銅」、「鐵」等等。

隋文帝楊堅原為隨國公,但因「隨」字的「左阜」有不穩定之意,故去掉「左阜」,而造「隋」字作為國號。

唐朝和武周時,武則天根據「日月當空」之意而造字「曌」(同「照」字)作為她的名字。同時發明的文字還包括囝等。人稱則天文字。

五代劉龑取「飛龍在天」之意創了自己名字內的「龑」字。

在近代,由於大量西方知識的湧入,也造了許多字。例如隨著「Beer」傳入中國,如何用漢字表達是一個問題,最初譯為皮酒,後覺不妥,於1910年左右創造了「啤」字——譯為「啤酒」。(而在同一時期,朝鮮半島與日本採用了「麥酒」這個名字作為「啤酒」的譯名。)

近代化學名詞在翻譯成中文時,也用了形聲會意造字法,造了一系列的新字,例如「溴」、「鈽」元素與「醇」基、「醛」基等有機化合物名詞。另外化學上還有很多將兩個字的部分湊合起來表示新的意義的字,其發音也是兩字發音湊合而來。如「烴」(碳氫)、「羰」(碳氧)、「巰」(氫硫)、「羥」(氫氧)等。烷、烯、炔則為形聲兼會意字,聲旁分別取自「完」、「稀」、「缺」,表示其不同的飽和度。

為了表示英制的單位,還造了一些多音節的字,如浬(海里)、嗧(加侖)、瓩(千瓦)、呎(英尺)、哩(英里)等度量衡用字。目前在臺灣仍然使用,但多為單多音節混用,港澳地區已經沒有用嗧、瓩等,而浬、呎、哩等就已經是單音節。不過這些多音節的字在1977年7月20日大陸的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和國家標準計量局所發的《關於部分計量單位名稱統一用字的通知》中被淘汰,在大陸地區不使用。

有了造好的象形、指事的獨體字為基礎,使用形聲、會意組字法隨著文明的發展,組出表示新事物的合體字,這使得記載為文時,以前述的各種不同的船來說,只要看一單位的字形,我們就知道指的是那一種「舟」,這樣辨識理解的效率非常高;反過來,以組詞的方式就要看過前後文(或短或長)有其他哪些字才能判斷正確的意義,較缺乏辨識效率,但方便口語溝通(漢字同音字太多,聽覺不易辨識,解法一為組詞,二為如韓日語數音為一字:「浬」發音為海里)。

構造原理

六書是漢字組字的基本原理,在周禮中就有提到了六書,只是沒有說明具體內容。到了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詳細闡述了「六書」這個漢字構造原理: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象形

這種造字法是依照物體的外貌特徵來描繪出來,所謂「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是也。如日、月、山、水等四個字,最早就是描繪日、月、山、水之圖案,後來逐漸演化變成現在的造型。

指事

這是指表現抽象事情的方法,所謂「各指其事以為之」是也。如人在其上寫作「上」,人在其下寫作「下」,有人稱為抽象的象形。

會意

這個造字法,是將兩個字根組合起來,使衍生出新的含意。如「日」和「月」組起來,就是日光加月光變成「明」。「人」字和「言」字合成「信」字,意思就是人過去所言;有信,就是這個人都很遵守自己說過的話。

形聲

此乃文字內以特定形狀(字根)表特有的音。例如:胡,這個字也可為一個聲符,結合不同的屬性部件,表不同意義如蝴、湖、葫、瑚、醐等,而以同樣的發音元素(也有的是完全同音),表達不同的事物。但形聲字,也因古今語言音韻變遷,不少古代同類形聲字在今天的官話已無共同音素了,如過、蝸。

轉注

這是用於兩個字互為註釋,彼此同義而不同形,漢代許慎解釋道:「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這怎麼說呢?此二字,古時「考」可作「長壽」講,「老」、「考」相通,意義一致,即所謂「老者考也,考者老也」。詩經的《大雅·棫樸》亦云:「周王壽考。」。蘇軾的《屈原塔詩》也有「古人誰不死,何必較考折。」一語。其中的「「考」皆「老」意,特別注意的是,後代的文字學家針對許慎的前述的定義也作了大量的解釋。其中包括「形轉說、聲轉說、義轉說」三類,只是這三種說法有人認為不夠全面,當代古文字家林沄先生也有解釋說「轉注」就是一個形體(字根)記錄兩個讀音和意義完全不同的兩個詞。例如「帚和婦」與甲骨文中的「母和女」等等。

假借

這法簡言之,借用一字,去表達別的事物。一般來說,是有一個無法描述的新事物,就借用一個發音接近或是屬性近似的字根,來表達這個新事物。例如:「又」,本來是指右手(最早可見於甲骨文),但後來被假借當作別的意思。聞,本意是用耳朵聽東西的意思。例如《大學‧第七章》中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但後來被假借成嗅覺的動詞(不過也有人認為這是錯用)。(其中「轉注」「假借」兩項的意義,至今爭訟不休,尚無令人滿意的說法。)

總結以上古代六書,前兩項,「造字法」也;中兩項,「組字法」也;後兩項,「用字法」也。這六個原理,是古代文字學學者歸納出來的字學理論。其所含漢字構成法則,是長期演化而成的,不是任何一個人獨創的。

文字的演變與姓名學

姓名學,無論研究派系之別,皆主要以求問者的生辰八字為改名造運之首要根據。爾後,研究者再以天格、人格、地格、外格、總格、天運五行、姓名總筆劃為批註基礎,以期經由姓名學為再造「後天運」之改名依據。

姓名學研究者認為:除了傳統的算命以「知天命」為主之外,人類尚可經由其他方式來改變既有之運勢,例如:『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德、五讀書』,或經由改變習慣來改變個性,以致改變命運等。

上述之天格、人格、地格通稱為「三才」;天格、人格、地格、外格、總格於姓名學通稱為「五格」。姓名學各家主要差異有三:

姓名總筆劃之吉凶關係

以《康熙字典》之「部首」筆劃數,例如花字,包括部首的總筆劃數是10。以現代人之「手寫」筆劃數,花字,以手寫時,總筆劃數是7。各格之五行相生剋與天運五行之影響

五行納音之生剋關係

源流考據

於書籍可考上,屬中國宋代邵康節所著《皇極經世術》書中論及五音、四聲、字韻、數律。爾後,同於宋代之蔡九峰首創《八十一名數圖》、《八十一數原圖》、《蔡九峰皇極八十一數圖》論筆劃之吉凶;明代萬育吾所編的《三命通會》(可見諸於《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六百一卷,星命部彙考三十七之三十八,有《五音看命法》一章,全文約三百字簡述,篇幅有限)。可知宋代以後,姓名學和相關研究幾乎失傳或中止千年,及至近代始於日本維新時代中葉(1928年)的熊崎健翁,依據蔡九峰著作稍加修訂而宏揚新著《熊崎姓名學》於當代日本,授徒萬人。1936年,留學日本的日籍台灣留學生白惠文經熊崎氏同意,翻譯為漢文《姓名之命運學》、《姓名學之奧秘》等(瑞成書局出版)而傳回華文世界。

依照中國人姓氏觀點

中文中的姓氏一詞,最早時其「姓」與「氏」不同。姓產生在前,氏產生於後。「姓」的本意是女人生的子女,在上古時代,人類還處於母系社會,「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子女的姓是隨著母親的姓而改的,也可以看出那時姓「姬」、「姒」、「媯」、「姜」和「贏」等字的部首,都是從女字部這一特點,隨時間發展到父系社會後,姓則隨父親。隨著同一祖先的子孫繁衍增多,這個家族往往會分成若干支散居各處。各個分支的子孫除了保留姓以外,另外為自己取一個稱號作為標誌,這就是「氏」。也就是說,姓是一個家族的所有後代的共同稱號,而氏則是從姓中派生出來的分支。

姓產生後,世代相傳,一般不會更改,比較穩定,而氏則隨著封邑、官職的改變而改變,因此會有一個人的後代有幾個氏或者父子兩代不同氏。另外,不同姓之間可能會以同樣的方式命氏,因此會出現姓不同而氏相同的現象。

在周朝以前,貴族除了有姓之外,還往往以國、官位為氏。而一般人沒有姓,也沒有氏。當時只有諸侯國的國君及其家族才有姓,而氏則是賜封了土地以後才有。

貴族獲得氏的方式有:

以國名為氏以邑名為氏以官名為氏以職業名為氏以住地之名為氏以同周王或侯君主血緣關係遠近之稱為氏以貴族的字為氏。 在夏商周三代,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氏用來區別貴賤,貴族有氏,貧民有名無氏。姓用來區別婚姻。同姓不能通婚,姓同氏不同也不能通婚,而氏同姓不同則可以通婚。後來在中國一直保持了這種傳統,同姓之人通婚被視為禁忌。直到現代,這種傳統才被逐漸打破,但是許多地方民間仍然不贊成同姓通婚。

春秋戰國時,宗法制度瓦解,姓氏制度也發生根本變革。這時氏開始轉變為姓。戰國以後,平民也有姓,百姓遂成為民眾的通稱。這反映了貴族的沒落,平民地位的上升。

秦漢以後,姓與氏合一,遂稱「姓氏」。

姓氏的起源

姓氏最早起源於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於辨別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後代,便於不同氏族之間的通婚。因此姓氏的產生,標誌著從群婚制到以血緣關係的婚姻制的轉變,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中國人名

中國人的姓名是以漢字表示,漢族人是用漢字進行取名,其他民族的姓名則音譯為漢字表示,也有些為自己另取漢名。名字與中文姓氏一起構成了中國人的姓名。另外,中國人除了有名字以外,以前的人還經常有字。

在中國傳統禮儀上,通常僅長輩可喚人之「名」,平輩或晚輩稱字不稱名,即使是帝王君主平時對臣子亦稱字,若稱名則較為輕蔑,甚至是意指其人有罪。

取名時間

根據古書的記載,在古代中國人的取名是有制度的。一般是在小孩生下來三個月後由父親命名。但也有滿月時取名,周歲時取名,以及在出生以前,親人先把名字取好的。

名字長度

中國人的名字,漢族人除姓氏以外一般習慣用兩個字或一個字。三國以前以一個字的名字為主,從晉朝一直到現代,則多以兩個字的名字為主。其他民族採用音譯的話則用多個至十個不等,也有另取漢式姓名的。

名字意義

中國古來對人的取名非常重視。在孔子「正名」思想的影響下,人們把為後代取名看得非常神聖,甚至神秘。從周朝起,命名已經納入禮法,形成了制度。因此有些時候因為名字的原因,對人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有些名字因為皇帝或高官喜歡,而得到了與其他人不一樣的優厚待遇;而一些人的名字因為被認為不吉利,而遭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名字與忌諱

中國古代由於宗法制的影響,在名字的使用上有避諱的制度。講究為尊者諱,在言談和書寫時,遇到君父長上的名字一律要迴避。取名時也不能取他們的名字中有的或同音的字。現在雖然已經不講究這些了,但是仍然有部分人在取名時盡量不用父輩或祖輩名字中出現的字或同音的字。由於避諱的影響,現在大多數中國人認為直呼長輩的名字是不禮貌的。

但亦有例外,如王羲之的七個兒子(王玄之、王凝之、王渙之、王肅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獻之)都有「之」字。

別名

根據古書的記載,古代中國人一般是在小孩生下來三個月後由父親命名,這個正式名稱為「大名」。但是事實上,也有滿月命名,周歲命名,以及在生下來以前先把大名取好的。

取「大名」前則會用乳名(或稱童名、兒名、幼名)或小字稱呼,但有些人的乳名可以持續整個童年時期,甚至長大後父母仍然這樣叫。也有些家庭因為教育水平較低,一直沒有為小孩取大名,於是小孩長大後就把乳名作為名了。

舊時世家、門閥的孩子,在大名以外,入學受教育時也會由父親、師長、長輩或士紳、名人取一個「訓名」(「或稱學名」),以供老師稱呼。

古代女性由於不用出仕做官,有些也沒有取大名,或取了大名後沒有在公眾場合使用而不為人知,在需要記載她們的全名時就把乳名或小字用作名,如楊貴妃的大名沒有記載,她的小字是玉環,人們就把她的姓名寫成楊玉環。

除了名之外,中國傳統上還流行取表字,一般是在成年禮(男性行冠禮、女性行笄禮,)時取字。

禮儀上,名通常僅長輩可喚之,平輩或晚輩一般僅稱字,不稱名。即使是帝王、君主,平時對臣子也通常稱表字,若稱名則較為輕蔑,甚至是意指其人有罪。

中國傳統,人除了有名與表字之外,有時亦會為自己取「號」,又稱「別號」。

「號」是較正式的別名,以言意托志。在儒家文化圈地區中,直呼別人之名為無禮。

故稱呼別人時,對有字之人多呼其字,對有號之人則多呼其號,而不敢直稱其名。

別名、字、號

由以上三點,配合現代生活而言。藝名、綽號都是以上的簡稱。

相對的,改名字也不用這麼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