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數筆記1常識篇/天干地支

出自 五術WIKI
< 斗數筆記1常識篇
於 2012年7月3日 (二) 19:34 由 Admin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1個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天干地支

干支傳說

相傳天干地支是四、五千年前黃帝時代的臣子--大撓氏所創,最先創設天干來記日,所謂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個字;

後來又創造地支來記月,所謂地支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個字。

干支是天干與地支的合稱,由兩者經一定的組合方式搭配成六十對,為一個周期,循環往復,稱為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子。中國古代用以記錄年、月、日。也用於形容60歲的老年人。

考古發現,在商朝後期帝王帝乙時的一塊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當時的日曆。這也說明在商朝時已經開始使用干支紀日了。根據考證,春秋時期魯隱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2月22日),曾發生一次日食。這是中國使用干支紀日的比較確切的證據。而使用皇帝年號紀年則是漢武帝時期建元年號。

干支法在中國古代一直使用,從未間斷。因此對研究歷史非常有幫助,非常容易推算歷史時間。

六十甲子之記日

但如果同時要記載年、月、日、時,單單使用天干或地支將產生許多計算的問題與不便,於是將十個天干與十二地支,以陽配陽,陰配陰的方式,按順序搭配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等六十個組合,稱為六十甲子,用它來記載年、月、日、時,至此對於時間的記載,就有比較進步而科學的方法。

太歲紀年

太歲紀年大約是西漢時歷家根據歲星在天空運行所處區域所取的名稱,並以此名稱紀年。依次和十二個太歲年名相配,配法和後世天干地支的配法相同,組成六十個年名,六十年周而復始。分為歲陰和歲陽的名稱。

《史記·天官書》中的寫法和《爾雅·釋天》不同,茲列表於下:

歲陽


天干
爾雅寫法 閼逢 旃蒙 柔兆 強圉 著雍 屠維 上章 重光 玄(元)黓 昭陽
史記寫法 焉逢 端蒙 遊兆 彊梧 徒維 祝犁 商橫 昭陽 橫艾 尚章

歲陰


地支
爾雅寫法 困敦 赤奮若 攝提格 單閼 執徐 大荒落 敦戕 協洽 涒灘 作噩 閹茂 大淵獻
史記寫法 困敦 赤奮若 攝提格 單閼 執徐 大荒駱,大芒落 敦戕 葉洽 涒灘 作鄂 淹茂 大淵獻

舉例:《資治通鑑》卷153標題是「梁紀九 屠維作噩 一年」,對應的天干地支是己酉年。其年是梁武帝中大通元年(公元529年)。

太歲

又稱太陰、歲陰、蒼龍、青龍、天一、太一等,是中國古代天文和占星中虛擬的一顆與歲星(木星)相對並相反運行的星。爾後,演變成一種神祇信仰。

太歲起源

起初,由於人們仰頭觀測天體運行時,所用來標明的地理方位,常常與生活中所習慣的方位顛倒。

所以,上古觀測者們為方便起見,便假設了地面之下的一個星體,取名為「太歲」,其運行方向與歲星(木星)相反;如此一來,當人們使用太歲紀年時,太歲的方位移動方向,就與地理上的習慣(北上南下、左西右東)相符合了。

《續文獻通考·郊社考 卷一百九》:「太歲者,十二辰之神。木星一歲行一次,歷十二辰而一周天,若步然也。自子至已為陽,自午至亥為陰,所謂太歲十二神也。」

古人將周天分成十二段,每段對應一個地支,稱為一次。而木星每十二年繞太陽一周,大致上就是每歲行一次。

太歲信仰

古代

太歲最早出現在《荀子·儒效》篇中,而避太歲的信仰則是從避歲星的占星術中分化出來的,兩種信仰在戰國時代常常混淆,一直要到漢代以後才逐漸釐清。

古時候將太歲視為君王,東漢王充的《論衡》說:「太歲之意,猶長吏之心也。」南宋祝泌的《六壬大占》說:「帝王係命於太歲、后妃係命於歲之陰」在清代《協紀辯方書》得到一個扼要的總結:「太歲,君象,其方固上吉之方,而非下民之所敢用。」太歲為貴神,其所在之向當然也是尊貴吉利的,但是黎民百姓卻因為太歲所在的方向太過於尊貴,反而必須避開,以符合上下尊卑的身分。

其實太歲原本並不是凶神,而是守護神,明代《三命通會》說:「真太歲,又名轉趾煞,要大運日主與太歲相和相順,其年則吉;若值刑衝破害,與太歲相戰克則凶。」與太歲相順則吉,相逆則凶。清末民初的命算大家袁樹珊(1881-?)說:「夫太歲,至尊,非煞也。」。

清代《協紀辨方書》也說:「《廣盛曆》曰:歲破者,太歲所衝之辰也,其地不可興造、移徙、嫁娶、遠行,犯者主損財物及害家長。惟戰伐向之吉。……按,歲破為最凶之神,而《廣盛歷》雲『戰伐向之吉』者,蓋向歲破、即坐太歲而敵人乃居歲破之位也,然則乃是用太歲,非用歲破也。」只要坐太歲(亦即背對太歲),讓敵人面向太歲,那麼敵人就陷於「歲破」的大凶位,因此背太歲者吉,面太歲者凶,不言可喻。從以上的討論,只要依照「右背刑,左前德」的規則,就可以安處在吉位,一旦不按此律,那麼在前、後、左、右排列組合後,漸漸由吉轉凶,而以「迎刑左德(背德面刑)」為最凶。但是後來太歲的吉神面向被忽略,成為了一個凶神了。

現代

相傳金章宗因其母病,而首創祭拜「本命星」之俗,以求母病速癒,這是北京白雲觀祭祀太歲的由來。後演變為安太歲。當時,江南也有安奉太歲之俗,主要為改善家中風水。太歲神從南北朝開始就有六十位,到了清代初期六十位太歲的名字全部更換,成了現在各地有安奉太歲的廟宇裡面的六十太歲。

由於漢人對太歲降禍的畏懼,當太歲運行到某個生肖的位置,屬該生肖及其相對生肖者,唯恐觸怒太歲於己不利,便於當年祭拜太歲神,以祈福消災。此活動便稱為「安太歲」。早期,安太歲相當簡易,欲安太歲的信徒,多於春節前後,以紅、黃色紙書上「本年太歲星君到此」或「本年太歲星君神位」或「一心敬奉太歲星君」之類字樣,貼在家中,晨昏焚香禮禱。年底送神日時,祭拜一番,將紙撕下,與紙錢、紙馬一同焚化,「送神上天」。

後來,儀式繁複化,演變出各種專門的太歲符咒、牌位甚至神像。在現代忙碌社會,由於寺廟可以幫忙每日祭禱,多數信徒繳納一定費用,將「安太歲」的祭祀活動,請寺廟方面代辦。

自1995年開始,臺灣各地寺廟開始流行起為信徒安太歲,而在此之前安太歲在台灣並不盛行,但如今則與中國大陸、港澳等華人世界一樣,到處都有收取香火錢,幫人安太歲的寺廟或道堂。2012年臺灣部分廟宇因主張本沖、對沖、左右偏沖,形成一年就有八個生肖需安太歲,讓人懷疑有斂財之嫌。

在道教中,斗姥即眾星之母,台灣道教、台灣民間信仰中,祭拜太歲星君等諸星君者,多半先禮斗姥,這種傳統是從北京白雲觀流傳出來的,原本是道教全真道龍門派的作法,後來則廣為流行於台灣與香港。

太歲神

人格化的太歲神出現的相當晚,太歲升為神,時代應該不太早,在漢代以前的文獻沒有明確以太歲為神的。最早將太歲視為神明的,是東漢的王充在《論衡‧譋時篇》說:「太歲,歲月之神;用罰為害,動靜殊致,非天從歲月神意之道也。」自此之後,「太歲」就一直是潛伏在民間的一個凶神,通常並不祭祀,但又有若干與之相關的傳說,而各個傳說中的「太歲」並沒有太大不同,都是某人冒犯了太歲,遭受到災難,這就是統稱的太歲神。 目前可考證的最早人格化太歲神是殷郊。《封神演義》說:「殷郊為執年歲君太歲之神。」在宋代的道教傳說中,殷郊是商紂王的長子。目前少數寺廟將每年農曆七月十九日訂為太歲星君殷郊誕辰,但此事多數人並不知道,並且也少有相關祭祀活動。

目前流行的六十位太歲神,來自於北京白雲觀,目前僅知在清代中期全真道龍門派道士柳守元的《歲君解厄法懺》中首次完整呈現,然而不僅各地流傳的神明稱號不同,甚至沒有任何太歲神的傳說。因此2003年底,上海城隍廟住持陳蓮笙道長和香港蓬瀛仙館永遠館長黎顯華道長號召主編了一部宣稱經過太歲神指示下完成的《太歲神傳略》,為六十位太歲神做了個別的傳記。但這種神祕編輯下的傳記,已經在陳峻誌的《太歲信仰研究》中被質疑。

《三命通會》中的太歲

《三命通會∙卷二∙論太歲》也提到了太歲,說太歲是一種神祇,是一年的主宰,諸神的領袖;還說根據生辰八字不同,可推斷當年太歲對命主有利還是有害。

按照時間上來分,太歲分為遊行太歲和當生太歲兩種。前者為當年的輪值太歲,比如丙子年的太歲為郭嘉大將軍。後者為命主出生時所對應的太歲,比如丁丑年出生的人的當生太歲是汪文大將軍。命主的大運與太歲和諧,表示一年順利;大運與遊行太歲不和,則當年不順。命主的日干傷克遊行太歲,禍較輕;命主的日干被遊行太歲所傷科,其禍較重。

按照命主的日柱與當生太歲的關係,太歲又可以分為真太歲和征太歲兩種。前者是與命主日柱等同的太歲,比如甲子日出生的人的正好遇到甲子年(甲子太歲),那麼這個太歲就是此人的真太歲,又叫轉趾煞;後者是被命主日柱相衝克的太歲,被命主的大運干支衝剋的太歲,或者與命主日柱性質相反的太歲。碰到真太歲的人,如果大運干支與太歲干支相和,則吉,反之則凶;碰到征太歲的人,則凶。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說的吉凶只是大致的趨勢,也就是說,如果與太歲相和,可是命主四柱中的其他部分擾亂了這種關係,那麼也會由吉轉凶;如果與太歲不和,可是命主四柱中的其他部分起到了調解的作用,那麼也會轉禍為福。比如,癸巳日生的人遇到癸巳年,這是真太歲,本應該是吉,可是偏偏他的大運是丁亥,丁亥與癸巳衝剋(丁火與癸水相剋,亥水與巳火相剋),因此這年是凶年。再如,甲日出生的人克戊年太歲(甲木克戊土),本應是凶,但如果此人四柱中有癸來與戊相合(戊為陽土,癸為陰水,陽干克陰乾為相合),戊癸化合生火,便可以制服甲木,這樣一來,就可能逢凶化吉。

干支起源

「十二生肖」不同於「十二地支」,其原始形態為「十二獸曆」。「生肖」早於「干支」,起源於遠古漁獵時代的圖騰崇拜。

「肖生動物」為原始部落圖騰及先祖象徵,生肖名稱關聯先祖姓氏,「十二支名」實際為「肖生動物」的抽象表述。

十二生肖,也稱十二屬相,是代表十二生辰的十二種動物: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古稱「十二獸」;所謂十二生辰,即十二個誕生時辰,古稱「十二時」: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現在一般人都說「十二時辰」即古代的「十二地支」,與此相對應的還有「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在中國古代紀年法中,這「十二地支」與「十天干」組合形成「干支紀年法」,「十天干」與「十二地支」分別交錯迴圈搭配,便可編排出六十種形式,即所謂「六十甲子」,由此作為標記六十年的符號。

第一種說法

「干支紀年法」為中國古代天文曆法,起源甚古,傳說史前的三皇五帝時代就已發明。所以,很多史書稱黃帝創造「黃曆」,發明了「干支紀年」。

學者們一般認為史書所說「干支」中的「十二支」,就是指「十二生肖」。

第二種說法

近現代還有一些學者則認為十二生肖是由古巴比倫傳入中國的,持這種觀點的代表有郭沫若,他認為「十二生肖」為西域國民模仿巴比倫黃道「十二宮」而制定,在漢武帝通西域之時傳入中國。

考證

近幾十年大量的考古和民俗調查資料證明,中國的「十二生肖」不同於西域的「十二宮」,更非自西漢時傳入中國。「十二生肖」起源於遠古中國,是華夏先民自然靈物圖騰崇拜與早期天文學結合的產物。即便不算史前的三皇五帝傳說,確有文字記載的證據就有: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中,已出現了完整的「六十干支序列圖」。這說明至遲在夏商時,已發明和使用了「十干」與「十二支」,遠早於漢代上千年。

殷墟甲骨文中以「十干」與「十二支」相配紀年,實際反映了夏代的「十日制」年曆和殷商的「十二月制」年曆混合使用。最初的「夏曆」為「陽曆」,即一年中太陽的經歷;而最初的「殷(商)曆」為「陰曆」,即一年中太陰(月亮)的經歷。而後來使用的「農曆」,則是結合太陽和月亮的運行規律改制的「陰陽合曆」。從古代神話傳說中,也可以看出遠古的「陽曆」和「陰曆」紀年。

這實際反映出史前先民曾在遠古時代分別使用過「十日陽曆紀年」和「十二月陰曆紀年」。「羲和」為「日神」,「常羲」為「月神」,由此推測,可能信奉「日神羲和」的部落及後裔使用「十日陽曆紀年」,而信奉「月神常羲」的部落及後裔使用「十二月陰曆紀年」。其實,最初的「十日紀年」即為遠古的「木星紀年」。

古天文學的「蓋天說」,假想宇宙為圓形「天球」蓋在方形地面上,「天球」壁頂上有圓環軌道,日、月、星辰均沿軌道周行運轉。太陽在天球上周行經歷一次,月亮(太陰)則周行經歷十二次,所以「陽曆一年」等於「陰曆十二月」。與此相近的是,「歲星」在天球上周行一次,「太陽」則周行十二次,這就是所謂的「歲星曆」。因為日、月、木星在天球上運行皆有十二倍的關係,於是,古人將「天球」上的軌道劃分為十二段區域,稱名「十二度」或「十二星次」。所以,「歲星」在「十二星次」中前行一次,相當於「日」行一年,這就是古時稱「一年」為「一歲」的緣由。「歲行一次」古稱「一紀」,「太陽」則沿「十二星次」走一圈,即「日」行十二次,於是「一歲」便相當於「十二日」,這就是「十二陽曆紀年」的來源。「一歲」等於「十二日」,「歲星」本為「木星」,這大概就是「十日繞木」神話的來源。那為什麼是「十日」,而不是「十二日」呢?因為計算「木星」的運行週期11.86年,即約12年,大概為商周以後的精確測算,在此之前的遠古時代,先民通常粗略計為十年。因為遠古人計數源於雙手十指,最初為十進位,所以計算「木星」一週期大約為「十日(太陽)」週期,於是,便有了「十日繞木」神話了。這就是「十天干紀日」之淵源,所謂「天干」,就是「天上樹幹」—「木星」,「繞木」的「十日」,就象天樹周身長出的十根主幹—「十幹」。

大約夏朝晚期將「十天干」分別命名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原始宗教為自然神崇拜,國君被奉為天神之子即「天子」,夏代末期的帝王孔甲、胤甲、履癸(桀)等「天子」,最早採用「天干」之字配合命名。「天干」之字大概為帝王生辰,從夏王用生辰「天干」文字配合命名,說明夏代曾用「十日」紀年,來標明帝王生辰了。商朝取代夏朝後,為表明承天之正統,歷代「天子」仍襲用夏代慣例,繼續採用「天干」之字配合命名,如太甲、沃丁、太庚、雍己、太戊、外壬、祖乙、祖辛等。

商朝統一中國後,特別是商都遷殷後,已經發現「十日紀年」太不準確了,於是又根據太陰(月亮)的運行週期十二月來紀年,其實是用「十二月紀年」來校正彌補「十日紀年」之不足。周代以後還有用更精確一些的「太歲(星)紀年」,即「十二日紀年」。不管是「十二月紀年」還是「十二日紀年」,均為遠古「十日紀年」的精細補充,恰如粗大「樹幹」上又長出來的細小「樹枝」,於是,最早的「十天干」上又增添了「十二枝」。

後世所謂的「天干」和「地支」,在春秋戰國以前稱為「十日」、「十二辰」;秦漢之際又稱為「十母」、「十二子」;兩漢之交時,方稱「十干」、「十二枝」,義為「十日為樹幹,十二辰為樹枝」,合稱「幹枝」,後簡化為「干支」。大概因為「十日」為「天上太陽」,而「十二支」源于「太陰(月亮)十二月」,又代表投射到地面的光陰「十二時辰」,於是,由「天陽」、「地陰」而衍變成「天干」、「地支」了。也有可能「十日紀年」為炎帝系「日神」族裔的天文曆法,而「日」在天上,所以「十日」徑稱「十天干」;而「十二支」為黃帝曆法,黃帝在戰國時行的「五行說」中,位為「中央土」,即地下「土地神」也,所以「十二支」又衍變為「十二地支」了。

由上可知,不管是先日神、後月神,還是先天陽、後地陰,亦或先炎後黃、先夏後商,總之是先有「天干」而後有「地支」。

一紀十二年,一年十二月,一日十二時,可見「十二」確為「天數」。「十二支」乃原始「十天干」之「分支」而已,象「大樹幹」之「小樹枝」也。遠古的原始社會為漁獵時代,先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全賴天賜獵物,彼時用「干支」以「紀年」,實際只紀「天時」,而不關「地」事。「十二時」變為「十二地支」為後世根據天辰星象來確定地面物候節氣,以便春種、夏鋤、秋收、冬藏,實為人類社會由原始漁獵時代進入農耕文明時代之後的事了。

「十二支」為實用天文曆法,為便於區別和應用「十二天時」,古人採用了十二個文字來命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此「十二支名」可謂抽象文字表示法。但古時命名「十二天時」,非僅一種方式,很多地方還採用了形象表示法的十二種動物: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用這「十二獸」來紀時,即古時的「十二獸曆」。所謂「生肖」,就是「肖生動物」;所謂「屬相」,即「動物屬性」,所以,嚴格講的話,用「十二獸」代表「十二生辰」,才是名副其實的「十二生肖」或「十二屬相」。很可能到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曆法也需要統一,於是,有人將「十二字」與「十二獸」相融合而配伍,形成流行至今的「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說法由來已久,世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人說先有「十二字」,然後配以「十二獸」;也有人說先有「十二獸」,然後再配以「十二字」;有的說「十二生肖」來源於「十二獸曆」,也有的說源於「二十八星宿」之形象;還有人試圖破解為何選這「十二獸」,而不選其他獸類搭配「十二時」,等等。所以,關於「十二生肖」的起源和搭配,從漢代王充的《論衡》開始,歷代的大學問家,如唐代的韓愈、宋代的朱熹、蔡元定、明代的葉子奇、清代的趙翼、劉獻廷、以及現代的康有為、郭沫若等均參與研討,但直到今天仍爭論不休,沒有定論。康有為、郭沫若皆曾認為「十二生肖」源自國外的古巴比倫的「十二星座」,自西漢武帝通西域時傳入中國。但1975年湖北雲夢出土的秦簡《日書》中,發現了「十二生肖」記載,由此算是否定了「十二生肖」外來說。

但關於「十二獸」和「十二支」誰早於誰?為何選配某種獸?至今仍是歷史疑案。

筆者以為,「十二獸」為肖生動物形象,而「十二支」的子、丑、寅、卯等,則為平面抽象文字。漢字為象形文字,應先有具體的形象,而後再抽象出平面的文字,抽象文字性的「十二支名」肯定晚於形象性的「十二獸」。「十二獸」作為與人類關聯的肖生動物,應源於遠古的圖騰崇拜。原始社會眾多的種族部落,均有區別於其他部落的圖騰標誌,這些圖騰大多為動物形象。後來,這些動物形象逐漸抽象為文字性的姓氏,成為後稱的氏族部落。 所以說,姓氏文字最初應源於動物圖騰,由早期的某些姓氏淵源便可看出其圖騰原型。如傳說的華夏老祖——炎黃二帝,其姓氏文字便源於動物圖騰。

種族圖騰,涉及到鼠、牛、虎、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鳥、龜、魚、熊等,其種類繁多覆蓋「十二生肖」中的「十二獸」,由此可見,「十二獸」多為原始部族的先祖神聖圖騰。雲貴川三省交界處四川大涼山地區的彝族,傳為上古中國西北地方古羌族南下移民,因所居偏僻險峻,少收外界影響,至今仍保留了很多遠古習俗。這裏很多地方建有十二獸神廟,每年舉行祭禮活動,在肅穆莊嚴的氣氛中,帶著神獸儺面,跳十二獸神舞蹈。這種祭神活動,實際就是用祭祀先祖圖騰—神獸之顯靈,來紀念先祖之誕生。他們仍實行據說產生于大禹時代的「十二獸紀日」曆法,他們以十二種動物紀日,今日為鼠日,明日為牛日,以此類推三輪為一個月,計三十六天,一個月三十六天,一年便為十個月,共三百六十天,這就是古老的「十月曆法」。由祭祖「十二神獸」到實行「十二獸曆」,看出上古時期的「十二獸」完全自成體系,並非依賴「十二支」而後生。

看甲骨文中的部族姓氏文字,多為禽獸造型的象形文字,說明原始部落的姓氏源于其先祖圖騰。

巧合的是,古「十二獸曆」恰好為十二種動物,我們完全可以理解為是上古十二大姓氏的先祖圖騰。這上古十二大姓氏文字,又多與「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相關,所以,秦漢之際逐漸形成的「十二生肖」,很可能源於上古十二大姓氏的先祖圖騰,而與「十二支」文字即「支名」關聯不大。可見,「十二生肖」中的「十二獸」古已有之,而搭配的「十二支名」可能為後世所寫作。

形象的「十二獸」早於抽象的「十二支」,已無庸置疑。但用哪十二種獸來與「十二支」搭配,歷來說法不一。

如東漢王充《論衡‧物勢》:「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馬也。子,鼠也。酉,雞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巳,蛇也。申,猴也。」他的《論衡‧言毒》又說「辰為龍」。[1]

可見王充的說法,即傳承至今的說法: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十二獸」源於原始部落圖騰,不同地域的不同部落,所崇拜的自然神物不盡相同。

據很多學者考證,各民族古代崇祀的「十二獸」均有所不同。比如彝族「十二神獸」為虎、兔、穿山甲、蛇、馬、猴、雞、狗、豬、鼠、牛,用「穿山甲」代替「龍」;而維吾爾族用「魚」代替「龍」;柯爾克孜族用「狐狸」代替「猴」;毛道彝族用蟲、魚、肉、人代替其他動物;白馬藏人用大雁、孔雀、獅、象代替其他動物;還有雲南一些少數民族用蟻、象、猿、鳳、雀代替其他動物。而北方蒙古族和中原漢族的「十二生肖」完全相同。可見中國大部分區域特別是北方「十二生肖」一致,而西南部的少數民族略有差異,但數目還都是「十二」。西南少數民族不僅屬相動物不同,而且與「十二支」的排序也大不一致,因為他們本用「十二獸曆」紀年,並不用「干支紀年法」。

由此也可證「十二獸」早於「十二支」,所以古人不必非用「十二獸」搭配「十二支」。也許正因為古時各地的「十二獸曆」太雜亂,後人才改用了十二個「支名」來統一「十二獸曆」。所以,我們看這「十二地支」的「支名」:子、丑、寅、卯之類文字,本身毫無意義,只不過作為「十二獸」的代號而已。正象用「十天干」來紀年一樣,「天干名」:甲、乙、丙、丁之類文字,除了用於紀年,本身也並無意義。「十二支」用來配合「十天干」,純粹是為了更方便地紀年、計時。所以,沒必要探究「十二支」多麼深奧的含義。漢晉以來用陰陽、五行、六壬、八卦、命運、鬼神之類,牽強附會解釋「十二支」,只能是越搞越玄、越解越難。

明白了「十二地支」晚於「十二獸曆」,這十二個「地支名」不過是「十二獸」的代號,同時也就明白了何以用這十二個文字來表現這十二種動物。也就是說之所以用這十二個文字來表現這十二種動物,就是因為這十二個文字的字體形象,類似這十二種動物。這種說法對嗎?其實近似說法古已有之,不過思路恰好相反。即他們也看到了某些「支名」的字型與某些動物有些相似,但卻試圖用動物去比附文字。因為他們認為先有「十二地支」,為了便於記憶,然後創造出十二種動物,以進行形象記憶。

十二地支甲骨文

我們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字,與甲骨金文比較,確能看出有一定的淵源關係,其字形大都來源於動物象形。「子」肖鼠形,「丑」為半側牛形,「寅」為虎頭,「卯」為兔之雙耳,「辰」為捲曲龍蟲,「巳」為蛇形,「午」為馬頭形,「未」為羊形,「申」為側面猴身形,「酉」為雞頭形,「戌」為側面狗身形,「亥」為側面豬身形,除了「午」、「酉」較難識別外,其他十字基本能達成共識。總之,「十二支名」文字本身並無深刻寓意,實在為十二種動物的平面抽象表現形式而已。所謂「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我們完全可以表述為:「子肖鼠,丑肖牛,寅肖虎,卯肖兔,辰肖龍,巳肖蛇,午肖馬,未肖羊,申肖猴,酉肖雞,戌肖狗,亥肖豬。」實際是用代表生日時辰的十二個文字象徵十二種圖騰動物而已。

天干合化沖剋

地支三合三會六合

地支沖破害

地支相刑

萬年曆的要件

一本好的萬年曆,首先重視的是版面是否清晰。一本清晰的萬年曆,在查找各項資料方面,都會提供極佳的幫助。

舉例來說,在查日干支要起八字時,節氣是否有清楚標明就很重要。會影響到八字的正確與否。現在已經有彩色版本的萬年曆了。

至於萬年曆要用大本或小本的。則是大小本隨意。小本優缺點是攜帶方便,但是內容比較少。大本優點則是字體較大,內容較多。

主要內容一定要有下列這些東西:

河圖、洛書。

斗數、八字排法。

萬年曆。最少要到民國120年。

其他的依照個人所學自行增減。


  1. 王充《論衡》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