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數筆記1常識篇/八卦

出自 五術WIKI
< 斗數筆記1常識篇
於 2012年7月3日 (二) 19:34 由 Admin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1個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八卦

起源

八卦源於中國古代對基本的宇宙生成、相應日月的地球自轉(陰陽)關係、農業社會和人生哲學互相結合的觀念。最原始資料來源為西周的易經,內容有六十四卦,但沒有圖像。

《易傳》記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故近代考證認為所謂太極即宇宙,兩儀指天地,四象就是四季天象;如長日照的夏季稱太陽,短日照的冬季稱太陰,春是少陽,秋是少陰,而八卦再分三爻,自然是指廿四節氣。表面上「太極八卦圖」明顯是指地球自轉一周年而復始。

及至宋朝,有學者認為四象演八卦(方位),八八生成六十四卦,此為伏羲八卦,也叫先天八卦;亦有學者認為八卦應該出自周文王的乾坤學說,他認為先有天地,天地相交而生成萬物,天即乾,地即坤,八卦其餘六卦皆為其子女:震為長男,坎為中男,艮(普通話讀音:gèn;粵音:gan3,同「靳」)為少男;巽(普通話讀音:xùn;粵音:seon3,同「遜」)為長女,離為中女,兌為少女,是為文王八卦,又稱後天八卦。八卦符號通常與太極圖搭配出現,代表中國傳統信仰(儒,道)的終極真理——「道」。

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

先天八卦

《說卦》曰:「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

後人多以此作為下圖的說明,也有人認為圖中的乾(天),坤(地),艮(山),兌(澤),震(雷),巽(風),坎(水),離(火)的方位關係即由此而來。(註:圖上南下北,即北為坤,南為乾)


兌☱ 乾☰ 巽☴
離☲ 坎☵
震☳ 坤☷ 艮☶

先天八卦圖有據可查的起源是宋代。北宋邵雍在《皇極經世》中記載了這種排列,他死後不久就有先天八卦圖流傳。邵雍是否為先天八卦的作者,一直存在爭議。

後天八卦

後天八卦是按《說卦》而制。

《說卦》中有:「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註:圖上南下北,即北為坎,南為離)


巽☴ 離☲ 坤☷
震☳ 兌☱
艮☶ 坎☵ 乾☰

後天八卦方位與東南西北方位存在著一一對應的關係:震離兌坎分別代表東南西北,餘下四卦則分別為東南,西南,西北,東北。上圖也反映了中國古代製作地圖的傳統方式:上南下北,左東右西。這個方位與西方傳入的現代製圖方向正好相差一百八十度。

八卦異同

後天八卦的迴圈過程體現了順的過程,即模倣天的左旋過程。並且後天八卦為兩條運行路線。一是奇數順序(即1到9)的S型路線;一條是偶數順序(從2至8)的S型路線。

後天八卦的迴圈過程體現了四季的變化和萬物生長的過程,也表明後天八卦與農業生產的密切關係。

後天八卦所體現的是流動的過程,所以又稱為八卦流動圖。

先天八卦的方位與後天八卦為何不同?有人認為先天八卦反映了世界未產生前的景象,而後天八卦則相反。也有人認為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分別代表了時間和空間的概念(類似於西學中之維度),如清人張潮〈幽夢影〉中即有「先天八卦,豎看者也;後天八卦,橫看者也」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