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的演進

出自 五術WIKI
前往: 導覽搜尋

五術的演進

五術起源

五術的定義

由歷史演進看五術的發展

現代的我們一直在說五術。而所謂的五術是山、醫、命、卜、相等五種不同的中國傳統學術,是現代科學無法解釋的學術。這五種令人神奇學術,他們的發展順序為何?是如何發展演進的?我們可以由人類的進化史求得一條邏輯上吻合的發展順序。

首先,我們先來定義這些五術的各種定義:

  1. 山:就是利用靈修、養生、靜坐、武術、食療、來鍛鍊肉體;以玄典、符咒等方術來修練精神,以培養完滿人的精神為目標的一種五術。白話而言,主要在注重人的身心兩方面的發展。但又這些人士大多在山中修業,所以又被古人稱為仙道、修仙。以下是屬於山的各種修行方法的名稱:
    1. 養生:是利用「天丹、人丹、地丹」的方法,以造成強身體的階段。
      1. 天丹法又叫「築基法」;以靜坐呼吸實行的方法
      2. 人丹法又叫「房中術」;與異性交接而實行的方法
      3. 地丹法又叫「食餌法」。膳食或漢方藥物的方法為「食餌法」
    2. 食餌:餌是利用補藥酒及日常飲食以增進體能,治療疾病的一種食療方法。
    3. 築基:築基是利用禪、靜座法以控制精、氣、神,進而增進體力的一方法。
    4. 玄典:玄典就是研讀《老子》、《莊子》、《西遊記》之思想,進以清淨自己的心段的精神而達修身養性的一種方法。
    5. 拳法:拳法就是習練各種武術以增強體魄。
    6. 符咒:符咒就是掌握人心,避邪鎮煞,以達保安心思給予人類心靈上的寄託與治療。
    7. 丹鼎:利用靜座與呼吸法及食餌法的天地人三法,謀求身心雙方面之化的方術。
    8. 修密:藉著意念(是統一精神的行法)或符咒法術,以增強身心的能力階段。
  2. 醫:可分為使用《鍼灸》《方劑》《靈治》等三種方法,以達保持健康、治療疾病的一種學問,是以治療疾病為主體的術法。醫就是治病、保護的方術。這裡所謂的「醫」是指「中醫、漢醫」,「醫療」是保護人類的健康、治病的術語。
    1. 方劑:是使用藥劑治病的術法,又叫做湯藥,以漢方獨特之診斷法四診,是據「實虛、熱寒」等証來治療疾病的一種方術。以求治療人的疾病的治療方劑,又應用易卦去整理藥劑的處方。
    2. 鍼灸:鍼灸就是利用人的脈絡、氣血循環的原理以鍼和灸來治病。以診斷法四診,而決定証應六十四卦及十二支以鍼灸治病的醫術。
    3. 靈治:靈治就是利用掌握人的靈體氣脤,因氣行靈體不順導至生病,用大自然來靈治的醫術。如:收驚。另一種現代方術稱為【催眠】。
  3. 命:『命』的占術是占卜「人」的事體,因此須以人的「以生年月日時」為基本探求人之命運。以推定人的命運,進而達到趨吉避凶的一種學問。其論命方式以紫微斗數、子平八字推命術、星平會海等方式來瞭解人生,這是改善運勢的一種學術。另外,「斷易推命」、「六壬推命」、「奇門推命」、「太乙推命」這些只是占術的運用,並不是我們所說的【命】。
    1. 紫微斗數:是運用「虛星(實星)與天干、地支」的占術,傳由宋朝陳希夷仙人根據「河圖」「洛書」所創的占術。斗數派別可分為兩大主流:
      1. 一是以《星系為主》;以十四主星所組成六十星系,彼此互相干涉所產吉凶互應,經整理成《紫微星訣》為論理依據。
      2. 另一則以《四化為主》。以紫微星辰為經,飛星四化為緯,相互對待,互生體用,其論理依據《斗數秘儀》。
    2. 子平八字推命術:八字推命是運用「天干與地支」八字五行生剋刑沖推衍吉凶的占術。傳戰國鬼谷子用《前定命數》取其年干、時干為人論命,後唐朝李虛中整理《李虛中命書》以年柱為人論命,經宋朝徐子平《淵海子平評註》改以日柱為人推命依據,後經明朝劉明溫《滴天髓》加以闡微。以生年、月、日、時為基礎,推出十干配合季節論其五行生剋,占卜人之吉凶成敗禍壽夭。
    3. 星平會海:星平會海就是利用人之八字,以月亮、太陽為中心,來推人之命運的一種占術。(取自維基百科)
    4. 星宗:是運用「實星、虛星與天干、地支」的占術,不但需要天文學的知識使用實星,同時也用到虛星,演算法極為複雜,其論斷先觀主曜,次察身星,當以二十八宿為本,十一曜為用,尊莫尊乎日月,美莫美於官福,貴賤定格,貧富論財,賢愚識其高卑,壽夭究其元氣,此先天之大要。(取自維基百科)
  4. 卜:所謂『卜』包括占卜、選吉、測局三種,其目的在於預測及處理事情,其中占卜的種類又可分為『周易占卜(文王卦)』及『六壬神課』。卜是以一種藉『事情發生的時間』、『占卜的時間』以及事情發生地點的『方位』,來推算事物的演變及判斷處置方式的一種學問。卜以事件為主的占術,是以某一時間與方位為基本,以研究事件發展的趨勢,以物體之狀態為主之占術。
    1. 占卜:包括斷易及六壬神課。斷易是以佔得之六十四卦配合變爻加上日辰及月建來斷占卜事物吉凶的一種方術;『六壬神課』是以占卜時間的十二支、占卜月的季節、占卜日的干支時辰及其衍生之『虛星』來斷某種事物成敗吉凶的一種方術。
    2. 選吉:一般可用奇門遁甲:是以十天干及十二地支構成占術,以方位為生,來預測事物成敗吉凶之一種方式。
    3. 測局:一般可以太乙神數為之,來預測團體所為之事物吉凶成敗。
  5. 相:所謂『相』一般言包括:印相、名相、人相、宅相、墓相等五種,是觀察存在於現象界形象的一種法術。
    1. 印相:就是依使用目的來推算印章上,文字吉凶的一種學問。
    2. 名相:就是一般所謂的『姓名學』是依姓名的字、音、形、五行,來推算姓名的吉凶方術。
    3. 人相:包括面相及手相二種,面相是以面為中心,以十二地支及星球所構成之理論來推算吉凶。手相是以掌為中心,以十天乾和星球間之關係理論來推算吉凶。
    4. 宅相:宅相就是陽宅,是以十天干及十二地支之理論來推算房屋之吉凶。
    5. 墓相:墓相就是陰宅,是以十天干,十二地支及易學之理論來推算墓向及位置之吉凶。
    6. 陽宅和陰宅兩項合起來就是「風水學」。

以上便是,五術相關的各種定義。

最早的占卜

應該是自遠古時期的「龜卜」開始。《史記.龜策列傳》中記載:「聞古五帝、三王發動舉事,必先決蓍龜。傳曰:索隱曰此傳即太卜所得古占龜之說也。」、「夏殷欲卜者,乃取蓍龜。」可見當時龜卜的地位是相當重要的。

龜卜的占卜過程是:將龜的腹甲與背甲分開、磨平,在龜甲的背面鑽鑿。接著由占者卜問,再用燒紅的木枝於鑽鑿處進行燒灼,這時,龜甲上會出現裂痕,之後由王或史官根據裂痕來判斷結果,最後將卜問的內容與結果刻寫在甲骨上面,也稱為「卜辭」。

現在我們所謂的甲骨文大多是卜辭與記事。其中,卜辭是王室的占卜紀錄,卜辭的內容包含「序辭」(日期、人物)、「命辭」(卜問的事情)、「占辭」(視兆人判斷吉凶的話)與「驗辭」(應驗的話)。由於王室大小決策都會透過占卜來決定,並瞭解生活上的吉凶禍福,因此,甲骨文所記錄的事情相當繁瑣仔細,進而成為歷史考證的重要文獻。

擲筊

有去廟裡拜拜的人都知道擲筊這項習俗,當人們心中對某樣決定有所疑惑或是有難解之情事時,總會到廟裡上炷香、擲筊杯,藉以解惑。有時候家族中的事若不能解決,也會擲筊請示神主牌(祖先牌位),幫忙做最後的決定。

擲筊的習俗起源為何,並無詳細考據,按照一些傳說故事來看,這項習俗並不是從廟裡開始的,而是一般的家庭對往生父母求取意見時所用。

二十四孝中有一個關於擲筊的小故事:漢朝有位孝子名為丁蘭,幼年時便失去父母。他因為思念父母,便將兩塊木頭刻成父母親的雕像,供在堂上,每天向雕像跪拜請安,如有任何決定,則擲筊向父母詢問意見。

某日,一名為張叔的人要向丁家借東西。丁蘭不在家,其妻子便擲筊詢問,結果是否定。當時張叔喝了點酒,失了分寸,不但當場破口大罵,並且踢打雕像一頓後才離去。

丁蘭回到家裡,發現木像似乎臉色欠佳,詢問妻子後,得知父母的雕像遭人無理對待,便生氣地跑去張叔家,將他痛打一頓。衙門知道此事後,便差人前來捉拿丁蘭。這時兩尊木頭雕像竟流淚了。之後地方官瞭解事情始末,敬佩丁蘭的孝心,向朝廷奏之,皇帝下詔讓地方官將丁蘭刻木孝親之事繪製成圖像,作為孝行典範。

丁蘭刻木孝親,和後來的祖先牌位類似,而原文中的擲筊又寫為「卜筶」,所以也有傳說認為這兩樣習俗起源於丁蘭。

易經

《易經》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占卜書,不少命理師與風水師拿此書研究,著作了各種占卜法;古代許多「鐵口直斷」的「半仙」也以《易經》為推算命理的工具。事實上,《易經》的內容雖然看似簡單,但是裡頭所記載的文字與符號,卻有著相當深奧的內涵。

《易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古老的文獻之一,它匯集古代的《連山》、《歸藏》和《周易》為一部書,但《連山》和《歸藏》早已失傳,因此後人又稱《易經》為《周易》。

《易經》的內容是以一套「陰爻、陽爻」的符號來描述狀態的變易。「太極」、「兩儀」、「四象」、「八卦」組合為六十四種卦象;書中並記載著簡短文句與故事。其內涵可代表中國古人的宇宙觀、精神觀、科學、數學、哲學等,甚至以現代科技的計算機概念都能夠對應(0與1的二進位法),是相當了不起的智慧。

這本奇書的作者為何人,從古到今眾說紛紜。古人普遍認為是周朝文王所著,也有人認為,《周易》的「周」字是後來加上去的,因為《易經》三書中都未曾提到朝代,因此學者也只能認為是古史累積而成的結晶。然而以其中深奧的道理含意來看,說它是一部「天書」也不為過。

古人相信行事必須順應天意,順天而行即為吉、逆天而行則為凶。不論龜卜或擲筊,最初占卜的用意都是為了與上天、祖先溝通,藉此瞭解自己的決定是否符合天意;包括《周易》都是為探索天地間的規律而書。但是現在的命理、風水不但講求推算吉凶,更妄言改運,卜卦、擲筊者則心想名利色氣之事而有所求,與「占卜」二字的初衷差之千里。

生物觀點看五術演進

以生物進化的觀點看來,五術的演進首先就由開始。因為,在遠古的時代,人們為了生活、求得三餐溫飽。就必須要先強壯自己,來求得溫飽,在有充足了食物下,才會衍伸出其他的需求。在這樣的需求刺激下,人們開始尋找強壯自身的方法。就如臺灣古語所說的:「是拳頭姆大的比較大聲」,這說明了身體強壯的影響。如達爾文的進化論,說明了生物競爭下的部份結果。亦如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更說明人從生理的需求、要求到安全的需求,擴及到身邊的社交需求,被尊重的需求,最後到達自我實現的需求。而中華文化中的古文:飽暖思淫慾,飢寒起盜心。(出於:明˙沈采˙千金記˙第二十三齣:「飽暖思淫慾,饑寒起盜心。」)

第二項發展出來的是。當人們在生活中遇到了無法了解的現象、自己能力無法解決的事情或者是事務。就會稱為神或者鬼。為了求得神或者鬼的指示,便出現了卜的方法。卜出來的圖形,便由巫來解釋。巫為了要記錄每一次神或鬼的指示,所以開始有文字的出現,也就是甲骨文。此時人類開始進入了智慧領先武力的時候,也就是頭腦好的人天下了。這時就是部落的形成。武力的部份為酋長、族長等所控制,通常為該族群最強壯的人。而神或鬼方面的溝通就是由巫等控制。正式邁入了政權與神權兩權分立的情況。

第三個是。因為巫等為了保持自己知識上的優勢,必須傳承許多問鬼神知識,便有記事的需求,也導致了文字的產生。而在古代疾病是最頭痛的問題,當時民智未開,認為身體的病痛是因為有神或鬼降下來的災禍。於是掌握記事能力的巫,便把醫療的行為,當作一種神跡在使用。猶如目前中美洲的巫毒、雲貴附近的蠱、泰緬的降頭。皆是這種的情形。

第四是'相'。這是與山卜醫有相當大關係的的一門術數。古代獵人們打獵的時候要去觀察生活的環境。生火、住宿也要觀察週遭的環境。神鬼的指示,要觀察。一個人身體的好壞要觀察。要是獨立發展是不可能的。所以是依附在山卜醫當中,並開始廣泛的推廣來使用。所以有手相面相宅相墓相的產生。故名列第四。

第五是。從早期的太歲論命九星論命到中期的八字論命星宗,以及晚期的紫微斗數子平八字。都是由時間的演進為基礎,慢慢演化出來的論命術。

也就是說,命是基於前面四項的發展,配合以時間為主,形成的一套統計學問。經過無數代先人的努力,才形成現今的命術。

以上就是五術演進的順序。

--弦庭 2012年3月2日 (五) 11:19 (CST)